1. 我是大陸出家的佛子,雖然出家,但是常為男女之事困擾。夏天時寺裡的年輕女信眾衣服穿得單薄,年輕人心理、生理當然會有很大的反應。請問出家眾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
出家篇問答(1)
我是大陸出家的佛子,雖然出家,但是常為男女之事困擾。夏天時寺裡的年輕女信眾衣服穿得單薄,年輕人心理、生理當然會有很大的反應。請問出家眾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
這個事情難!國內難,國外就更難,因為國外比國內更開放。這是對你的考驗,你能通過這一關就會有成就。不能通過這一關,最好還俗結婚,作在家佛弟子也很好。這個時代,在家學佛成就的人很多,國內外念佛往生種種瑞相都非常希有,往生的人確實在家比出家多,而且女眾比男眾多。
年輕人一定要懂得迴避,少接觸。但是事實上有困難,原因是現在的道場沒有經濟來源,完全靠在家信徒的供養,所以不得不巴結,不能不接待信徒。因此,真正出家一定要找寂靜的環境修學,就是世尊講的「阿蘭若」。
從前寺院建立在人跡罕至的深山,交通非常不方便,修學的環境很清淨。但是現在交通方便,寺院叢林雖然建在高山上,為了怕上山的人麻煩,馬路也開闢到山上,纜車也通到山上,這樣如何能修行?所以,要選擇與外界隔絕的清淨環境修學,這種地方好養道。
年輕人學佛成就都在「緣」字,自己要好好的處理自己的修學因緣。緣,最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、道場、同參,這三個緣具足就能成就。
21-090-0045
這個事情難!國內難,國外就更難,因為國外比國內更開放。這是對你的考驗,你能通過這一關就會有成就。不能通過這一關,最好還俗結婚,作在家佛弟子也很好。這個時代,在家學佛成就的人很多,國內外念佛往生種種瑞相都非常希有,往生的人確實在家比出家多,而且女眾比男眾多。
年輕人一定要懂得迴避,少接觸。但是事實上有困難,原因是現在的道場沒有經濟來源,完全靠在家信徒的供養,所以不得不巴結,不能不接待信徒。因此,真正出家一定要找寂靜的環境修學,就是世尊講的「阿蘭若」。
從前寺院建立在人跡罕至的深山,交通非常不方便,修學的環境很清淨。但是現在交通方便,寺院叢林雖然建在高山上,為了怕上山的人麻煩,馬路也開闢到山上,纜車也通到山上,這樣如何能修行?所以,要選擇與外界隔絕的清淨環境修學,這種地方好養道。
年輕人學佛成就都在「緣」字,自己要好好的處理自己的修學因緣。緣,最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、道場、同參,這三個緣具足就能成就。
21-090-0045
出家篇問答(2)
有人說出家學佛是獨善其身的作法,請問此說法正確嗎?
這個說法不正確,這是對於佛法完全無知、不了解。出家學佛是發願弘揚佛法,也就是從事佛教教育的工作。這個工作是積極的,如果是獨善其身,釋迦牟尼佛何必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每天講八個小時?這樣的好老師到何處去尋,這種敬業精神是世間任何行業的榜樣。
21-090-0078
這個說法不正確,這是對於佛法完全無知、不了解。出家學佛是發願弘揚佛法,也就是從事佛教教育的工作。這個工作是積極的,如果是獨善其身,釋迦牟尼佛何必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每天講八個小時?這樣的好老師到何處去尋,這種敬業精神是世間任何行業的榜樣。
21-090-0078
3. 佛說女眾出家會滅法五百年,請問女眾可否出家?
出家篇問答(3)
佛說女眾出家會滅法五百年,請問女眾可否出家?
其實女眾與男眾是一樣的,如果有分別就不是佛法,至少不是大乘法;小乘法有這些執著,大乘法沒有,大乘法是平等法。何以佛經說女眾出家將佛的法運減少了五百年?意思是說女眾的煩惱多,心量小,嫉妒心重,原因在此。佛說這話是不是真的?我們想想就曉得了。究竟是什麼原因?生理與家庭的生活因素。女人多半主內,生活的範圍很小;男人主外,生活範圍大。生活範圍小,心量自然小,起心動念只想到這個小圈圈的利益。所以,學佛之後,一定要拓開心量,如果也能一切放下,做到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女人一樣能成佛。
《法華經》用龍女表法,龍女八歲成佛。佛說這個話是在正法時期,在末法時期就完全顛倒了。往年黃念祖老居士感慨的說,正法時期、像法時期修行證果成就的人,在比例當中,出家男眾排名第一,第二是出家女眾,第三是在家男眾,第四是在家女眾。現在末法時期,學佛真正有成就,念佛能往生的,在家女眾佔的人數最多,其次是在家男眾,再其次是出家女眾,最後是出家男眾。
出家男眾何以不能成就?求名聞利養,心不在道上,不如在家同修。在家同修聞到佛法後真修,而出家同修往往是利用佛法求自己的名聞利養,這是大錯特錯!所以,女眾同修不要擔心這些話,自己要好好用功。
21-090-0083
其實女眾與男眾是一樣的,如果有分別就不是佛法,至少不是大乘法;小乘法有這些執著,大乘法沒有,大乘法是平等法。何以佛經說女眾出家將佛的法運減少了五百年?意思是說女眾的煩惱多,心量小,嫉妒心重,原因在此。佛說這話是不是真的?我們想想就曉得了。究竟是什麼原因?生理與家庭的生活因素。女人多半主內,生活的範圍很小;男人主外,生活範圍大。生活範圍小,心量自然小,起心動念只想到這個小圈圈的利益。所以,學佛之後,一定要拓開心量,如果也能一切放下,做到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女人一樣能成佛。
《法華經》用龍女表法,龍女八歲成佛。佛說這個話是在正法時期,在末法時期就完全顛倒了。往年黃念祖老居士感慨的說,正法時期、像法時期修行證果成就的人,在比例當中,出家男眾排名第一,第二是出家女眾,第三是在家男眾,第四是在家女眾。現在末法時期,學佛真正有成就,念佛能往生的,在家女眾佔的人數最多,其次是在家男眾,再其次是出家女眾,最後是出家男眾。
出家男眾何以不能成就?求名聞利養,心不在道上,不如在家同修。在家同修聞到佛法後真修,而出家同修往往是利用佛法求自己的名聞利養,這是大錯特錯!所以,女眾同修不要擔心這些話,自己要好好用功。
21-090-0083
4. 請問出家修行要具足什麼條件?
出家篇問答(4)
請問出家修行要具足什麼條件?
首先,要明瞭出家的真實意義。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,以為到寺院剃頭、染衣,就是出家了。其實這只是一種形象的出家,而佛法著重的是實質的出家。何謂實質的家?煩惱是家,生死是家,輪迴是家。佛教導我們,斷煩惱就出煩惱之家;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;脫離六道輪迴,就出輪迴之家。形式上無關緊要,實質非常重要。在家居士如果明白這個道理,能斷煩惱、了生死、出輪迴,就是真正出家。
形式上發心出家,最重要的條件就是「受持、讀誦、為人演說」,正如北京師大所標榜的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這是形式出家必須具足的條件。念念要為一切眾生做表率、做模範,使一切眾生看到你的行誼,聽到你的言說,能夠覺悟,也能發出家之心,發出離煩惱、生死的意念。
因此,出家人必須要「遠離貪瞋痴,勤修戒定慧」,這是最低的標準。戒學裡面,基本的要求是「淨業三福」和「六和敬」。如何能夠達到?《無量壽經》教導我們要善護三業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這是總綱領,一定要認真去做。處事待人接物,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誨。我根據佛陀的教誨,編了一本《淨宗同學修行守則》,同修們要念熟,要記得住、做得到就是受持。
然後要讀誦經典。凡是功夫不得力,原因都是聽經太少,境界、念頭轉不過來,所以決定要多聽。我這一生學佛能得一點受用,實在講就是四十年在講台上沒有中斷,天天勸別人,也就是勸自己,這樣才把念頭轉過來,這是為人演說。一定要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才能得到效果。如此,出家條件就具足了。
20-013-1228
首先,要明瞭出家的真實意義。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,以為到寺院剃頭、染衣,就是出家了。其實這只是一種形象的出家,而佛法著重的是實質的出家。何謂實質的家?煩惱是家,生死是家,輪迴是家。佛教導我們,斷煩惱就出煩惱之家;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;脫離六道輪迴,就出輪迴之家。形式上無關緊要,實質非常重要。在家居士如果明白這個道理,能斷煩惱、了生死、出輪迴,就是真正出家。
形式上發心出家,最重要的條件就是「受持、讀誦、為人演說」,正如北京師大所標榜的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這是形式出家必須具足的條件。念念要為一切眾生做表率、做模範,使一切眾生看到你的行誼,聽到你的言說,能夠覺悟,也能發出家之心,發出離煩惱、生死的意念。
因此,出家人必須要「遠離貪瞋痴,勤修戒定慧」,這是最低的標準。戒學裡面,基本的要求是「淨業三福」和「六和敬」。如何能夠達到?《無量壽經》教導我們要善護三業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這是總綱領,一定要認真去做。處事待人接物,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誨。我根據佛陀的教誨,編了一本《淨宗同學修行守則》,同修們要念熟,要記得住、做得到就是受持。
然後要讀誦經典。凡是功夫不得力,原因都是聽經太少,境界、念頭轉不過來,所以決定要多聽。我這一生學佛能得一點受用,實在講就是四十年在講台上沒有中斷,天天勸別人,也就是勸自己,這樣才把念頭轉過來,這是為人演說。一定要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才能得到效果。如此,出家條件就具足了。
20-013-1228
5. 學生非常希望得到師父的接受,讓學生能出家修行,弘法利生?
出家篇問答(5)
學生非常希望得到師父的接受,讓學生能出家修行,弘法利生?
你的願心不錯,但是我這一生都沒有收出家弟子,這個例子不能開。以往在台灣「景美華藏圖書館」的出家人,都是跟韓館長出家的,那是一個特殊的因緣。韓館長往生之後,圖書館結束了,我們也離開台灣,就再也沒有剃度了。你要發願出家,任何道場都可以,所謂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。但是我勸你,如果真正想出家弘法利生,應當先以在家身分學教,先把佛經教理學好,障礙就比較少,出家之後就教學、講經。這是我自己走的路子,提供給你參考。
我學佛時,第一位老師是章嘉大師,我跟他三年。他老人家往生之後,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。我是把經教學會了,能上台講經之後才出家的。所以,我一出家就在佛學院擔任教課,也接受人家邀請去外面講經。因為出家之後,在寺院裡面想學講經比較困難。你還有很多師兄弟,那些師兄弟都不會講經,你會講經,人家不能容納你,不能接受你,你就處處遇到障礙,這時你怎麼辦?所以,先把這個本事學會再出家,這是行得通的。
21-157-0002
你的願心不錯,但是我這一生都沒有收出家弟子,這個例子不能開。以往在台灣「景美華藏圖書館」的出家人,都是跟韓館長出家的,那是一個特殊的因緣。韓館長往生之後,圖書館結束了,我們也離開台灣,就再也沒有剃度了。你要發願出家,任何道場都可以,所謂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。但是我勸你,如果真正想出家弘法利生,應當先以在家身分學教,先把佛經教理學好,障礙就比較少,出家之後就教學、講經。這是我自己走的路子,提供給你參考。
我學佛時,第一位老師是章嘉大師,我跟他三年。他老人家往生之後,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。我是把經教學會了,能上台講經之後才出家的。所以,我一出家就在佛學院擔任教課,也接受人家邀請去外面講經。因為出家之後,在寺院裡面想學講經比較困難。你還有很多師兄弟,那些師兄弟都不會講經,你會講經,人家不能容納你,不能接受你,你就處處遇到障礙,這時你怎麼辦?所以,先把這個本事學會再出家,這是行得通的。
21-157-0002
6. 弟子希望出家弘揚佛法,請師父開示?
出家篇問答(6)
弟子希望出家弘揚佛法,請師父開示?
古人講得很好,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」。今天聖學衰微,佛法不振,原因在沒有真正弘法利生的人才。如果你能發心,我相信諸佛會護念你,龍天善神會保佑你。但是這個心不容易發起,難在哪裡?難在你內有煩惱、習氣,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。因此,你必須內斷煩惱,外不受外境誘惑,才能辦到。此事說起來容易,實在講相當困難。
如果真正有心想出家,你先學習《十善業道經》和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並學習沙彌十戒和二十四門威儀。你能把這些學好,我相信你出家的因緣會成熟,佛菩薩會替你安排。因為你的心是真心,你可以做出家人的好榜樣,可以護持正法,復興聖教,利益眾生。而首要關鍵在於你是否肯真幹,放下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這十六個字都放下了,菩提道上、修行道上的障礙就去除了一大半,如此修行、開悟、證果才有指望。
21-157-0002
古人講得很好,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」。今天聖學衰微,佛法不振,原因在沒有真正弘法利生的人才。如果你能發心,我相信諸佛會護念你,龍天善神會保佑你。但是這個心不容易發起,難在哪裡?難在你內有煩惱、習氣,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。因此,你必須內斷煩惱,外不受外境誘惑,才能辦到。此事說起來容易,實在講相當困難。
如果真正有心想出家,你先學習《十善業道經》和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並學習沙彌十戒和二十四門威儀。你能把這些學好,我相信你出家的因緣會成熟,佛菩薩會替你安排。因為你的心是真心,你可以做出家人的好榜樣,可以護持正法,復興聖教,利益眾生。而首要關鍵在於你是否肯真幹,放下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這十六個字都放下了,菩提道上、修行道上的障礙就去除了一大半,如此修行、開悟、證果才有指望。
21-157-0002
7. 有許多出家人,並沒有真正聽經聞法,所依從的師父和道場,有些專做經懺佛事,或以慈善事業從事生意買賣。現在,我聽老法師講經,很想好好修學,但常住法師、道場都不容許,那麼,我自己應該如何選擇專修道場?或是在常住裡繼續堅持鍛鍊下去?還是自己買個小精舍,聽經、念佛?如果真的無處可去,難道只有還俗一條路嗎?
出家篇問答(7)
有許多出家人,並沒有真正聽經聞法,所依從的師父和道場,有些專做經懺佛事,或以慈善事業從事生意買賣。現在,我聽老法師講經,很想好好修學,但常住法師、道場都不容許,那麼,我自己應該如何選擇專修道場?或是在常住裡繼續堅持鍛鍊下去?還是自己買個小精舍,聽經、念佛?如果真的無處可去,難道只有還俗一條路嗎?
這是目前佛弟子遭遇到的真正重大的困惑,佛菩薩也為之流淚。我年輕時,最反對的是佛教。因為從小看到寺廟到處都有,我們家鄉寺廟就很多,沒有看到出家人講經說法,教化眾生,都是經懺佛事、法會,為死人服務。所以我在年輕的時候,上基督教堂,那裡每個星期天講道,聽聽還有一點道理。我在南京讀書的時候,我的同學有幾個是伊斯蘭教,他們帶一些回教的刊物給我看,我看了也覺得很有道理。唯獨佛教沒有人介紹,所以我也跟一般人一樣,認為佛教是迷信,佛教是多神教。多神教就是最低級的宗教,無論什麼神,信眾都拜,遠遠比不上外國的宗教;外國宗教只拜一個神,宇宙間只有一個真神,信眾不是什麼都拜。所以,佛教給人的印象非常非常不好,這真是根深蒂固的印象。我在台灣要是遇不到方東美先生,我與佛教的緣分就永遠斷絕了。說老實話,無論哪個法師來勸我信佛教都不可能,我都不會聽,不能接受。
我跟方先生學哲學,方老師是世界知名的哲學家,他把佛經介紹給我,作為哲學裡面的一個科目,佛經哲學。當時我一聽到這個題目,真是毛骨悚然,從來沒有聽說過的,佛經是哲學。他告訴我,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中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我就是被他這兩句話,拉到佛門裡來了。但是這個境界在寺廟裡沒有,到哪裡去找?到經典裡面去找。此後,我也逛寺廟,但我不參加他們的法會,我是到寺廟裡去找《藏經》。因為在那時候市面上買不到經典,只有在寺廟裡面才能找到經典。有些小冊子寺廟會贈送,但《藏經》是不會借出來的,所以我們只有利用星期日或假日,到寺廟裡去借《藏經》來抄。不像現在這麼方便!特別這半個世紀以來,科學技術的進步,印刷術的發達,帶給我們很大的便利。從前《大藏經》只有寺廟才有,私人哪可能有《大藏經》!
我們是得科技之惠。我從一九八四年開始對大陸贈送經書、佛像。八四年我在香港講經,宏勛法師來找我,他說大陸經過文化大革命,佛教的經書、佛像幾乎都毀滅了。他知道我在台灣有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,這是接受四眾同修的供養,拿這些錢專門印送經書,再向全世界流通。我們做得很有成就,所以也得到同修們的愛護,錢財源源不斷而來,所以印的東西很多。宏勛法師跟我說,你能不能送一點給中國大陸?我說怎麼送進去?他說他有方法。我說有什麼方法?他說他跟趙樸初老居士的關係很好,可以請樸老給批文。我說這好,這是正式的送進去,我說你要多少?他說多多益善。
從一九八四年以後,我就把我們基金會所印的書,都分一半由宏勛法師轉送中國大陸。這幾年,就送了很多很多東西,僅《大藏經》就送了一千七百套。最近又有同修發心印《大藏經》,今(2004)年九月份我們有一千套《大藏經》、六百套《龍藏》會送給中國大陸。另外,我準備送一百套給香港,希望香港的每個道場,我們都能夠贈送一套。其他三百套送給海外其他的國家地區。到明(2005)年九月,我們又有三千套,現在已經開始印了,我們也想再送二千套給中國大陸,希望內地許多寺院都能夠有一套《藏經》。
佛法的確是殊勝,但是沒有人講解,沒有人介紹,世尊在經上說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,這麼好的東西沒有人介紹就很難懂。我非常幸運,遇到方東美先生,把佛法介紹給我。在台灣遇到兩位善知識,我一接觸佛法得章嘉大師指導,我跟他三年。他是密宗的大德,通宗通教,顯密圓融,這樣的善知識很不容易遇到。章嘉大師圓寂之後,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學經教、學佛、學儒,才知道這門東西好。我學了這些東西後,就出了家,為什麼要出家?實在講李老師不喜歡我出家,什麼原因?就跟你這裡所說的一樣,一出家,道場寺廟都是經懺佛事、法會,他恐怕我會墮落到那裡,再也沒有機會繼續去研究經教了。
我出家也是受章嘉大師的教導,出家是章嘉大師教我的。他告訴我,你不要去找師父,不要去找道場出家。我說我到哪裡出家?他說你求佛菩薩、求感應。他講得很好,你要是找法師,那個法師不答應,你怎麼辦?你不就生煩惱嗎?你要找道場,這個道場是經懺佛事,天天叫你跟著去趕經懺,你怎麼辦?求佛菩薩、求感應,真的。我出家是寺廟的住持和尚來找我、來請我,大概一個半月不到兩個月,他派人來找我九次。我看他很誠懇,所以就跟他談條件,談什麼條件?就是不做經懺,不做法會,我出家之後要繼續研究經教。研究經教,我還不能離開老師,因為還沒有學成功,我說我每個月要到台中來住一個星期,寺廟要答應我;我沒有錢,到台中的旅費,常住要給我。不錯,這些條件法師都同意了,我才出家。所以這是有條件的,不是無條件的。
出家之後,當然我就可以把世間的工作放下,專心來學佛,如果自己有工作,進步就很慢。所以李老師那個時候問我,你為什麼要出家?我就把這個告訴他。他笑笑:來找你九次?我說是,很誠心誠意,我說條件都答應了。我能把工作放下,我一年至少可以抵得五年。因為李老師那個時候在台中已經教了十年,我說我兩年會跟上進度,這樣子李老師也就同意了。而現在的情況確實是給真正發心的出家人帶來困惑。可是我教你,就像章嘉大師教我一樣,求感應,真正發心,佛菩薩肯定加持,你會遇到很好的善知識,遇到很好的外緣,能夠幫助你成就。
21-246-0001
這是目前佛弟子遭遇到的真正重大的困惑,佛菩薩也為之流淚。我年輕時,最反對的是佛教。因為從小看到寺廟到處都有,我們家鄉寺廟就很多,沒有看到出家人講經說法,教化眾生,都是經懺佛事、法會,為死人服務。所以我在年輕的時候,上基督教堂,那裡每個星期天講道,聽聽還有一點道理。我在南京讀書的時候,我的同學有幾個是伊斯蘭教,他們帶一些回教的刊物給我看,我看了也覺得很有道理。唯獨佛教沒有人介紹,所以我也跟一般人一樣,認為佛教是迷信,佛教是多神教。多神教就是最低級的宗教,無論什麼神,信眾都拜,遠遠比不上外國的宗教;外國宗教只拜一個神,宇宙間只有一個真神,信眾不是什麼都拜。所以,佛教給人的印象非常非常不好,這真是根深蒂固的印象。我在台灣要是遇不到方東美先生,我與佛教的緣分就永遠斷絕了。說老實話,無論哪個法師來勸我信佛教都不可能,我都不會聽,不能接受。
我跟方先生學哲學,方老師是世界知名的哲學家,他把佛經介紹給我,作為哲學裡面的一個科目,佛經哲學。當時我一聽到這個題目,真是毛骨悚然,從來沒有聽說過的,佛經是哲學。他告訴我,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中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我就是被他這兩句話,拉到佛門裡來了。但是這個境界在寺廟裡沒有,到哪裡去找?到經典裡面去找。此後,我也逛寺廟,但我不參加他們的法會,我是到寺廟裡去找《藏經》。因為在那時候市面上買不到經典,只有在寺廟裡面才能找到經典。有些小冊子寺廟會贈送,但《藏經》是不會借出來的,所以我們只有利用星期日或假日,到寺廟裡去借《藏經》來抄。不像現在這麼方便!特別這半個世紀以來,科學技術的進步,印刷術的發達,帶給我們很大的便利。從前《大藏經》只有寺廟才有,私人哪可能有《大藏經》!
我們是得科技之惠。我從一九八四年開始對大陸贈送經書、佛像。八四年我在香港講經,宏勛法師來找我,他說大陸經過文化大革命,佛教的經書、佛像幾乎都毀滅了。他知道我在台灣有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,這是接受四眾同修的供養,拿這些錢專門印送經書,再向全世界流通。我們做得很有成就,所以也得到同修們的愛護,錢財源源不斷而來,所以印的東西很多。宏勛法師跟我說,你能不能送一點給中國大陸?我說怎麼送進去?他說他有方法。我說有什麼方法?他說他跟趙樸初老居士的關係很好,可以請樸老給批文。我說這好,這是正式的送進去,我說你要多少?他說多多益善。
從一九八四年以後,我就把我們基金會所印的書,都分一半由宏勛法師轉送中國大陸。這幾年,就送了很多很多東西,僅《大藏經》就送了一千七百套。最近又有同修發心印《大藏經》,今(2004)年九月份我們有一千套《大藏經》、六百套《龍藏》會送給中國大陸。另外,我準備送一百套給香港,希望香港的每個道場,我們都能夠贈送一套。其他三百套送給海外其他的國家地區。到明(2005)年九月,我們又有三千套,現在已經開始印了,我們也想再送二千套給中國大陸,希望內地許多寺院都能夠有一套《藏經》。
佛法的確是殊勝,但是沒有人講解,沒有人介紹,世尊在經上說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,這麼好的東西沒有人介紹就很難懂。我非常幸運,遇到方東美先生,把佛法介紹給我。在台灣遇到兩位善知識,我一接觸佛法得章嘉大師指導,我跟他三年。他是密宗的大德,通宗通教,顯密圓融,這樣的善知識很不容易遇到。章嘉大師圓寂之後,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學經教、學佛、學儒,才知道這門東西好。我學了這些東西後,就出了家,為什麼要出家?實在講李老師不喜歡我出家,什麼原因?就跟你這裡所說的一樣,一出家,道場寺廟都是經懺佛事、法會,他恐怕我會墮落到那裡,再也沒有機會繼續去研究經教了。
我出家也是受章嘉大師的教導,出家是章嘉大師教我的。他告訴我,你不要去找師父,不要去找道場出家。我說我到哪裡出家?他說你求佛菩薩、求感應。他講得很好,你要是找法師,那個法師不答應,你怎麼辦?你不就生煩惱嗎?你要找道場,這個道場是經懺佛事,天天叫你跟著去趕經懺,你怎麼辦?求佛菩薩、求感應,真的。我出家是寺廟的住持和尚來找我、來請我,大概一個半月不到兩個月,他派人來找我九次。我看他很誠懇,所以就跟他談條件,談什麼條件?就是不做經懺,不做法會,我出家之後要繼續研究經教。研究經教,我還不能離開老師,因為還沒有學成功,我說我每個月要到台中來住一個星期,寺廟要答應我;我沒有錢,到台中的旅費,常住要給我。不錯,這些條件法師都同意了,我才出家。所以這是有條件的,不是無條件的。
出家之後,當然我就可以把世間的工作放下,專心來學佛,如果自己有工作,進步就很慢。所以李老師那個時候問我,你為什麼要出家?我就把這個告訴他。他笑笑:來找你九次?我說是,很誠心誠意,我說條件都答應了。我能把工作放下,我一年至少可以抵得五年。因為李老師那個時候在台中已經教了十年,我說我兩年會跟上進度,這樣子李老師也就同意了。而現在的情況確實是給真正發心的出家人帶來困惑。可是我教你,就像章嘉大師教我一樣,求感應,真正發心,佛菩薩肯定加持,你會遇到很好的善知識,遇到很好的外緣,能夠幫助你成就。
21-246-0001
8. 我發心出家,但過去有個女朋友,她不讓我出家,如果出家,她就要自殺,請問我該怎麼辦?
出家篇問答(8)
我發心出家,但過去有個女朋友,她不讓我出家,如果出家,她就要自殺,請問我該怎麼辦?
這樁事情,《念佛論》後面附的倓虛法師開示中有談及。諦閑法師的兩個徒弟,一個是參禪的,一個是念佛的。那個參禪的以後做了土地公,他也是太太不同意出家,為了他出家,太太自殺了。自殺之後這個鬼魂一直跟著他,因為他修行的功夫不錯,有護法神保護,所以鬼貼不到身。但幾十年後,他在寺廟裡從清眾升到首座和尚,供養多了,信徒也多了,傲慢念頭一起,護法神就離開了,結果他太太就附身,害得他跳水淹死,那是她的鬼魂不饒他。倓老法師這個開示可以給你做參考,恩怨一定要化解,如果不化解,後患無窮。
出家後戒律要是守不好,冤親債主是不會放過你的。尤其是出家,總要給釋迦牟尼佛爭光才行,讓大家看到我們會讚歎佛教;如果我們修得不好,就是毀謗整個佛教,這就是造了阿鼻地獄的罪業,這個不可以不知道。所以不出家不破壞佛教形象,我們自己做什麼惡業,人家罵也不會沾到佛教;你一出家,他罵你是罵整個佛教,你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,一定要懂這個道理。
21-251-0001
這樁事情,《念佛論》後面附的倓虛法師開示中有談及。諦閑法師的兩個徒弟,一個是參禪的,一個是念佛的。那個參禪的以後做了土地公,他也是太太不同意出家,為了他出家,太太自殺了。自殺之後這個鬼魂一直跟著他,因為他修行的功夫不錯,有護法神保護,所以鬼貼不到身。但幾十年後,他在寺廟裡從清眾升到首座和尚,供養多了,信徒也多了,傲慢念頭一起,護法神就離開了,結果他太太就附身,害得他跳水淹死,那是她的鬼魂不饒他。倓老法師這個開示可以給你做參考,恩怨一定要化解,如果不化解,後患無窮。
出家後戒律要是守不好,冤親債主是不會放過你的。尤其是出家,總要給釋迦牟尼佛爭光才行,讓大家看到我們會讚歎佛教;如果我們修得不好,就是毀謗整個佛教,這就是造了阿鼻地獄的罪業,這個不可以不知道。所以不出家不破壞佛教形象,我們自己做什麼惡業,人家罵也不會沾到佛教;你一出家,他罵你是罵整個佛教,你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,一定要懂這個道理。
21-251-0001
9. 請問敦倫盡分與出家意願要如何求得平衡點?
出家篇問答(9)
請問敦倫盡分與出家意願要如何求得平衡點?
敦倫盡分和出家是一件事情,沒有所謂的平衡點。「倫」是類別,出家人也離不開倫常的關係。在家有父子、兄弟,出家則有老師和同學,師生如同父子,同學如同兄弟,有什麼兩樣?「敦」是敦睦,也就是如何使大家和睦相處。所以佛教我們要做到「六和敬」,這就是敦倫盡分的落實。要是六和敬做不到,世出世法的敦倫盡分就變成有名無實。
佛在經典裡面一再的告訴我們,即使出家也不能不孝父母,佛在《觀經》的淨業三福裡面,第一條就教我們要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兩句就是敦倫盡分,做到究竟圓滿就是佛陀。佛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,《大乘菩薩戒經》裡面說得很明白: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;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本來成佛就是一切眾生是我的老師。所以佛法教的是什麼?學的是什麼?徹始徹終就是孝親尊師,這就是佛道。所以世法和佛法沒有區別,區別就是覺迷。覺悟了,哪一法不是佛法?迷了,哪一法是佛法?佛法裡面對於倫常,講得非常之多。
21-081-0001
敦倫盡分和出家是一件事情,沒有所謂的平衡點。「倫」是類別,出家人也離不開倫常的關係。在家有父子、兄弟,出家則有老師和同學,師生如同父子,同學如同兄弟,有什麼兩樣?「敦」是敦睦,也就是如何使大家和睦相處。所以佛教我們要做到「六和敬」,這就是敦倫盡分的落實。要是六和敬做不到,世出世法的敦倫盡分就變成有名無實。
佛在經典裡面一再的告訴我們,即使出家也不能不孝父母,佛在《觀經》的淨業三福裡面,第一條就教我們要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兩句就是敦倫盡分,做到究竟圓滿就是佛陀。佛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,《大乘菩薩戒經》裡面說得很明白: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;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本來成佛就是一切眾生是我的老師。所以佛法教的是什麼?學的是什麼?徹始徹終就是孝親尊師,這就是佛道。所以世法和佛法沒有區別,區別就是覺迷。覺悟了,哪一法不是佛法?迷了,哪一法是佛法?佛法裡面對於倫常,講得非常之多。
21-081-0001